耍个哩格儿楞


模仿各地方言这门口技活,说起来也没啥用。最多偶尔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,比如吃鸡勾搭一下队友,或者军训冒充一下老乡从学长那混瓶水。

呐,一般来说,一种方言呢,只要单词能简单地跟普通话映射上,并且讲起来有明显的特色,那就算是好学的了。

可北京话是个例外。北京话虽然听着充满了特点,偏偏又很难学到精髓,即便是用足了儿化音和礼貌的您,可一张口,人就知道了

 

“您快别糊弄我了成吗,您zhèi可不是地道京片子,边儿待去”

 

这两天,我作为一个跟班,或者说一个混子,再直白点一条狗,来到北京,而且是东三环,朝阳区。

沐浴着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光辉,我诚惶诚恐地混进了一个略带资本主义气息的,这么一个交流会。

大佬们在上面高谈阔论,本人资质平平,在台下默不作声地暗中观察,还有学习。

 

这些我都不想谈,我实际上想谈谈我来北京的感受。

距离我上一次来到北京,少说也有十年了

印象也不深了,只记得北京的马路真的只能让车走,人得走天桥;地铁是没有围栏的,大概方便人们赶早高峰的时候自杀什么的吧;以及第二次去王府井吃炸酱面的都是钱多花不完的傻子...

一下高铁,猝不及防地就被京腔包围。刚走到出站口,就看到两个年轻妈妈在接站处相拥,一看就是曾经最要好的那种闺蜜,其中一个一定是不远千里前来探望,另一个早早来到车站等待,见面的那一刻,眼中全是别离多年的思念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『您儿子呢?』

『没带啊!』

『没带儿子您来干嘛啊!』

『?』

 

这都什么玩意儿。

 

昨晚抽空去了趟五道口,见了两个老舍友,聊了一会,哈哈,感觉不用多少年就会有如下场景:

我不远千里来到北京,接站的是一个穿着朴素T恤,胡子拉碴,头发不剩多少,眼睛都是血丝的看着四十来岁的实际28岁的年轻老汉:

 

『您儿子呢?』

『什么儿子?』

『您也没找着对象呢么』

『?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那可不咋滴

 

 

 

 


建议在家长陪同下观看